团队简介:
主要开展多学科综合预测研究、显著地震事件的孕震机制研究、地震活动性传统统计方法及数字化观测资料的应用等工作。主要研究方向包括:
1.多学科综合预测研究工作。基于测震、形变、流体和电磁等多学科手段给出的不同时空尺度动态资料,综合已有地质构造和地球物理等基础资料,研究给出南北带北段不同构造区、强震孕育发生的动力学环境和地震模式,发展南北地震带北段强震综合预测与跟踪分析判定方法。
2.强震孕震机制研究。开展区域速度结构、地震精定位、震源机制等方面工作,创建区域动力学模型开展数值模拟工作,综合构造背景、地震活动图像、速度结构、地震精定位、震源机制解和数值模拟结果深入分析强震的孕震特征及发震机制,为区域地震成因与动力学过程研究积累基础资料及未来地震趋势判定提供科学依据。
3.重点区域强震危险性综合分析研究。基于地震地质研究结果,地震定位、速度结构反演、重复地震、地震b值等分析研究结果综合分析天祝空段主要活动断裂的现今活动习性。
主要科研成果:
1.地震活动性参数-地震b值的应用研究。根据震情跟踪工作实际需求,先后编写过地震b值分析计算程序、地震调制分析程序,这些程序在“M7”工作组中等到推广应用,该程序在青海局、新疆局、四川局、云南局、河北局等10余个兄弟单位中得到推广。
2. 强震综合预测方法研究。依托“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专题“南北地震带强震综合预测与跟踪方法研究”,基于测震、形变、流体和电磁等多学科手段给出的不同时空尺度动态资料,综合已有地质构造和地球物理等基础资料,研究给出了南北地震带不同构造区、强震孕育发生的动力学环境和地震模式;发展南北地震带强震综合预测与跟踪分析判定方法。
3.甘肃岷县漳县6.6级地震孕震特征及发震机制研究。深入开展了2013年岷县漳县6.6级地震的孕震机制研究,基于甘肃“十五”测震台网和6个震后流动测震台站的数字化观测资料,开展区域速度结构、地震精定位、震源机制等方面工作,创建区域动力学模型开展数值模拟工作,综合构造背景、地震活动图像、速度结构、地震精定位、震源机制解和数值模拟结果深入分析2013年甘肃岷县漳县6.6级地震的孕震特征及发震机制,为该地区地震成因与动力学过程研究积累基础资料
主要奖项与荣誉:
1.2015;青藏块体东北缘大震空段强震危险性的跟踪分析,甘肃省地震局防震减灾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团队学术带头人:冯建刚
电话:13919075103
办公电话:09318275493
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