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公共服务 >> 正文

甘肃省地震局领军人才简介-王谦

发布时间:2020-12-21 15:29:22  作者:本站编辑  来源:本站原创   

简介

王谦,博士,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于2008年在兰州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获得工学学士学位,2011年在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获得理学硕士学位,2019年在兰州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获得工学博士学位。20117月至今在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黄土地震工程研究室、中国地震局兰州岩土地震研究所工作,历任研究实习员、助理研究员和副研究员。2018年至2019年受国家留学基金资助在美国肯塔基大学University of Kentucky做交流访问学者。

参加工作以来主持和参加了十余个国家级和省部级项目,包括6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个中国地震局地震科技星火计划项目和3个甘肃省科技计划项目,分别围绕饱和黄土动力特性、复杂应力及外营力条件下饱和黄土的力学行为、饱和黄土地震液化灾害特征机理以及基于新型环保改良材料的黄土地基抗液化处理关键技术进行研究。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地震局地震科技星火计划项目等4个国家级、省部级项目,开展了包括复杂应力条件下饱和黄土地基变形特性、基于新型环保改良材料的饱和黄土地基抗液化处理技术的研究和实践。近年来的主要研究兴趣围绕饱和黄土地震工程学、黄土地基工程韧性抗震技术等领域。

合作发表专著1部、在国内外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90余篇,其中 SCI收录8篇、EI收录 36 篇;授权国家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14项;获得甘肃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1项(排名第9)、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分会优秀论文奖1项(排名第1)、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首届科普摄影大赛优秀作品提名奖1项(排名第1)、中国地震学会“2019地震预报论坛优秀张贴报告一等奖(排名第5)和甘肃省地震局防震减灾科技成果二等奖4项(分别排名第1、第2、第2、第8)、三等奖1项(排名第5)。

参加了甘肃岷县漳县地震和四川九寨沟地震震害调查和地震科考工作。2019年先后入选中国地震局首批青年人才、中国地震局黄土动力学创新团队和甘肃省地震局领军人才。担任国际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学会会员、TC211“Ground Improvement”“Corresponding Member”,中国土木工程学会会员、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分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会员,甘肃省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理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工程与材料学科学部通讯评审专家,甘肃省科技专家库专家。担任国际期刊“Engineering Geology”“Journal of Materials in Civil Engineering”和国内期刊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Earthquake Research in China”地震工程学报等刊物的审稿人。

主要研究方向

1饱和黄土动力学研究得出了不同工程地质分区饱和黄土的动剪切模量比和阻尼比特性,分析了区域分布特征和主要物性指标对饱和黄土动力特性参数的影响;通过开展不同地区饱和黄土的动力特性试验,得到了饱和黄土的动变形、动孔隙水压力演化特征,明晰了循环剪切荷载作用下饱和黄土的动变形和孔隙水压力响应及其相互作用机制。研究成果为高含水率黄土场地工程建设抗震设防中设计参数的选择提供了依据,并对黄土地区高速铁路、城市轨道交通等重要工程的抗震设计和安全运行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参考。

2饱和黄土地震液化灾害特征及机理基于历史地震造成的饱和黄土液化灾害,通过室内物理模拟和理论分析,得出了饱和黄土地震液化宏观灾害特征,提出了饱和黄土地震液化的微观特征,得到了饱和黄土地震液化灾害的主要影响因素,厘清了饱和黄土液化的物理过程和力学机制。研究成果为黄土地区地震液化灾害区划及震灾防御提供了理论依据,对于黄土地震液化灾害的预测、预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并可有效减轻黄土地震液化灾害损失和人员伤亡,节约救灾和重建成本。

3基于新型环保改良材料的黄土地基韧性抗震关键技术研究了压实饱和黄土的动力特性和抗震性能、得出了粉煤灰和木质素改良饱和黄土的动力特性参数特征,提出了粉煤灰、木质素改良饱和黄土的抗液化强度、动残余应变和动孔隙水压力演化特征、明晰了粉煤灰、木质素改良饱和黄土的物化机制,得出了不同设计地震动强度下粉煤灰、木质素改良黄土地基抗液化的配比。该研究具备的优势特色是利用工业废料改良黄土路基并对其抵御灾害的能力和机理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解决了工业材料变废为宝和建材本地化的问题,得出的研究成果处于国际先进水平。

承担主要科研项目情况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考虑震害机制的黄土地基木质素改良加固机理与动力特性研究,项目编号:51778590,起止年月:2018.01-2021.12,负责人,直接经费:59万元,在研。

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复杂应力条件下饱和黄土动力变形特性研究,项目编号:51408567,起止年月:2015.01-2017.12,负责人,直接经费:25万元,已结题。

3中国地震局地震科技星火计划攻关项目,黄土地基抗震改良性态设计方法研究,项目编号:XH20057,起止年月:2020.01-2022.12,负责人,直接经费:25.09万元,在研

4中国地震局地震科技星火计划青年项目,饱和黄土地基震害改性处理变形控制技术研究,项目编号:XH16038Y,起止年月:2016.01-2017.12,负责人,直接经费:7.72万元,已结题。

5兰州市科技计划项目,冻融循环条件下饱和黄土的动力变形特性与结构性损伤机制研究,项目编号:2018-1-123,起止年月:2018.04-2020.12,负责人,直接经费:15万元,在研

6中央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重点项目,冻融循环条件下饱和重塑黄土的动力特性和变形机制,项目编号:2018IESLZ06,起止年月:2019.01-2021.12,负责人,直接经费:18万元,在研。

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黄土地基抗液化处理技术研究,项目编号:50978239,起止年月:2010.01-2012.12,主要参加人,直接经费:40万元,已结题。 

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地震和降雨耦合作用下黄土边坡失稳机理与预防方法,项目编号:51478444,起止年月:2015.01-2018.12,主要参加人,直接经费:84万元,已结题。

9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基于介质细观物理构成特性的散粒体抗剪强度理论模型,项目编号:51779234,起止年月:2018.01-2021.12,主要参加人,直接经费:59万元,在研。

1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基于三相耦合性态的非饱和黄土动残余应变理论估算模型,项目编号:51209186,起止年月:2013.01-2015.12,主要参加人,直接经费:59万元,在研。

11甘肃省科技计划-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强震作用下复杂坡体结构黄土斜坡致灾机理与长期效应研究,项目编号:18YF1FA101,起止年月:2018.08-2020.07,主要参加,直接经费20万元,已结题。

12中国地震局地震科技星火计划攻关项目,基于微生物注浆加固的黄土土遗址震损控制关键技术研究,项目编号:XH21034,起止年月:2021.01-2023.12,主要参加,直接经费20.74万元,立项

13甘肃省科技计划项目,粉煤灰与动载耦合作用下黄土动力特性研究,项目编号:130RJZA153,起止年月:2013.07-2015.06,主要参加人,直接经费:3万元,已结题

14甘肃省科技计划项目,兰州黄土非饱和特性及其对动模量的影响,项目编号:1010RJZA010,起止年月:2010.10-2011.10,主要参加人,直接经费:3万元,已结题

代表性学术论著

[1]  Wang Qian*, Zhong Xiumei*, Ma Haiping, Wang Shuying, Liu Zhaozhao, Guo Peng. Microstructure and Reinforcement Mechanism of Lignin-modified Loess, Journal of Materials in Civil Engineering, DOI: 10.1061/(ASCE) MT.1943-5533.0003422.

[2]  Wang Qian, Wang Lanmin*, Zhong Xiumei, Guo Peng, Wang Jun, Ma Haiping, Gao Zhongnan, Wang Huijuan. Dynamic behaviour and constitutive relationship of saturated fly ash-modified loess[J]. European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and Civil Engineering, 2019, DOI:10.1080/19648189.2019.1577181.

[3]  Liu Wei, Wang Juan, Lin Gaochao, Wei Li, Wang Qian*. Microscopic mechanism affecting shear strength in lignin-treated loess samples[J]. Advances in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2019, 3:1-12. DOI:10.1155/2019/7126040.

[4]  王谦, 马金莲, 马海萍, 王峻, 王兰民, 高中南, 钟秀梅. 饱和黄土动剪切模量和阻尼比的试验研究[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9, 38(09):1919-1927.

[5]  王谦, 刘红玫, 马海萍, 王峻, 李娜.水泥改性黄土的抗液化特性与机制[J]. 岩土工程学报, 2016, 38(11):2128-2134.

[6]  王谦, 李娜, 王平, 侯鹏博, 钟秀梅, 王峻, 王会娟.甘南地区黄土的动模量与阻尼比特性研究[J].岩土工程学报, 2017, 39(S1):192-197.

[7]  王谦, 王平, 王峻, 钟秀梅, 马海萍, 冯敏杰. 微结构特性对饱和黄土动残余变形的影响研究[J]. 岩土工程学报, 2015, 37(S2):143-147.

[8]  王谦, 王峻, 钟秀梅, 柴少峰, 刘红玫, 夏坤. 黄土高原河谷城市潜在地震液化特征及灾害预测[J]. 土木工程学报, 2014, 47(S1):301-306.

[9]  王谦, 王峻, 王兰民, 王平, 钟秀梅. 石碑塬饱和黄土地震液化机制探讨[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4, 33(S2):4168-4173.

[10]  王谦, 王兰民, 王峻, 高中南. 基于密度控制理论的饱和黄土地基抗液化处理指标研究[J]. 岩土工程学报, 2013, 35(S2):844-847.

[11]  Liu Wei, Wang Qian, Lin Gaochao, Chen Wenwu. Effect of pre‑dynamic loading on dynamic liquefaction of undisturbed loess [J]. Bulletin of Earthquake Engineering, 2020. DOI: 10.1007/s10518-020-00917-w.

[12]  Liu Wei, Chen Wenwu, Wang Qian, Wang Juan, Lin Gaochao. Effect of pre-dynamic loading on static liquefaction of undisturbed loess[J]. Soil Dynamics and Earthquake Engineering. 2020. DOI: 10.1016/j.soild yn.2019.105915.

[13]  Wang Wenli, Wang Lanmin, Yu Fan, Wang Qian. One dimensional thaw consolidation behaviors with periodical thermal boundaries[J]. KSCE Journal of Civil Engineering, 2016, 20(4):1250-1258.

[14]  Gao Siyu, Wu Qingbai, Zhang Zhongqiong, Wang Qian. Multiple time scale characteristics of permafrost temperature variations along the Qinghai-Xizang Highway[J]. Quaternary International, 2014, 349(28):178-186.

[15]  王峻, 王谦, 王兰民, 王平, 柴少峰. 随机地震荷载作用下高速铁路黄土路基震陷试验分析[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4, 33(S2):4239-4245.

[16]  王峻, 王谦, 王平, 钟秀梅, 柴少峰. 粉煤灰掺入量对改性黄土动本构关系的影响[J].岩土工程学报, 2013, 35(S1):156-160.

[17]  孙建中, 王兰民, 门玉明, 董忠级, 易秀, 王谦, 赵晓峰, 李珍英, 黄土学(中篇)——黄土岩土工程学, 2013, 西安: 西安地图出版社.

主要奖项及荣誉

[1] 黄土地区场地地震效应与地基液化处理技术研究,甘肃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2016年,获奖人数13人,排名第9

[2] 改良黄土的动力特性与地基抗震处理方法,甘肃省地震局防震减灾优秀成果奖二等奖,2020年,获奖人数9人,排名第1

[3] 粉煤灰改良黄土的动力特性与地基抗震技术研究,甘肃省地震局防震减灾科技成果奖二等奖,2017年,获奖人数9人,排名第2

[4] 动荷载条件下甘肃黄土新型抗震改良方法,获得第十一届“挑战杯”甘肃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2017年,本人获优秀指导教师,获奖人数2人,排名第1

[5]  冻融作用下兰州饱和黄土的液化特性研究,获得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分会第十届全国青年岩土力学与工程学术会议优秀论文奖2019年,排名第1

[6]  黄土的微结构,获得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首届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科普摄影赛入围作品奖,2020年,排名第一

[7] 黄土液化试验中低反压饱和法的探讨,甘肃省地震局防震减灾优秀成果奖二等奖,2015年,获奖人数9人,排名第2

[8] 黄土动残余应变估算模型及其场地震陷性概率评价方法,甘肃省地震局防震减灾优秀成果奖二等奖,2015年,获奖人数9人,排名第8

[9] 兰州-中川机场铁路重点工点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及沿线路基地震动参数复核,甘肃省地震局防震减灾优秀成果奖三等奖,2015年,获奖人数5人,排名第5

联系方式

位:甘肃省地震局(中国地震局兰州岩土地震研究所)

       中国地震局(甘肃省)黄土地震工程重点实验室

址:兰州市城关区东岗西路410号     邮 编:730000

话:0931-8277139  13893246016

E-mailwangqian@gsdzj.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