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防震减灾要闻 >> 正文

新疆局:牢固树立“震情第一”的观念 以实际行动践行训词精神

发布时间:2021-03-23 17:27:41  作者:本站编辑  来源:本站原创   

地震监测预报是地震部门履行防震减灾法定职责的核心工作之一。新疆是全国内陆地震活动强度最高、频度最大的地区,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灾害是做好新疆防震减灾工作的宗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震局把认真学习、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防灾减灾救灾重要论述和防震减灾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作为重要的政治任务,在中国地震局党组的坚强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努力提高地震预报工作水平。在2020库车5.6级、伽师6.4级、于田6.4级地震前做出了一定程度的中短期预测,为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提供了有力地支撑,为新疆社会稳定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防灾减灾救灾重要论述

  新疆地震局党组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防灾减灾救灾重要论述精神,将“两个坚持、三个转变”新理念贯穿“防大震、减大灾、抗大震、救大灾”工作始终,在中国地震局党组的领导指导下,结合新疆震情特点,出台了加强地震监测预报工作的多项措施,先后印发了《新疆地震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地震监测预报工作的实施方案》《新疆震情监视跟踪和应急准备工作实施方案》《新疆地区中强震短临跟踪技术方案》等,细化工作措施,压实工作职责,形成局党组负总责、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实施、业务部门负责具体落地的工作体系。将科技体制改革与业务体制改革相结合,探索形成乌鲁木齐中亚地震研究所支撑新疆地震台监测预报业务的新格局。在局人才发展规划中明确向预报一线岗位倾斜的政策,大力培育地震预测创新团队和骨干人才,进一步提升新疆地震监测预报水平。

  紧盯震情不放松

  牢固树立“震情第一”的观念,实时跟踪各种观测资料,根据震情需要及时开展流动地区化学、地球物理、测震的观测。重点监视区(危险区)短临指标出现异常时,24小时之内组织进行异常核实工作,并及时提交异常核实报告,2020年度共开展异常核实53次。危险区出现重大震情变化或接收到短临预测意见时,及时和台网中心沟通,邀请相关专家召开联合视频会商会,对重点危险区开展震情研判和异常短临跟踪工作,2020年度共计召开会商会207次。重视短临预测指标的总结与应用,注重指标的综合分析,不断总结经验,增强新疆地区中强地震的短临预测水平。

  强化科技支撑提升预报水平

  我局按照中国地震局关于防震减灾事业现代化建设的决策部署,努力强化科学技术支撑能力,切实提升预测预报水平。一是不断尝试将新技术、新方法、新资料运用到地震预测预报研究,先后引入张衡电磁卫星参数、热红外线、空间对地观测技术等,及时梳理指标,提升震情研判的科学性;二是充分应用多学科资料,努力推进多源多手段综合预报,积极建设和应用强震综合预测指标体系,明确定量可操作的异常判据和预报规则,积极探索研究物理意义更加清晰、更能表征震源孕育过程的地震预测技术方法;三将科研项目、科技平台与预报业务有机结合,依托新疆帕米尔陆内俯冲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和自治区重点研发项目,推进对天山强震孕育机制的认识。

  以实际行动践行训词精神

  地震监测预报事业是充满艰辛的探索,新疆的地震预报工作者在这条探索之路遇到挫折、彷徨与苦闷时依然保持初心、努力前行、坚守奉献,用实际行动践行“对党忠诚、纪律严明、赴汤蹈火、竭诚为民”的训词精神。“牢记震情第一”是他们的担当。他们夜以继日地监视着震情的发展变化,每年召开的会商会200次左右,手机24小时随时保持开机状态,高强度的工作下,不断突破精力、体力极限。“舍小家顾大家”是他们的品格,平时加班加点是家常便饭,半夜带着孩子来参加地震应急也是常有的事。但他们谁也没有怨言,始终以自己的满腔热情和实际工作诠释着地震人的光荣使命和坚守奉献。

  地震监测预报事业任重道远,新疆地震局党组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中国地震局党组的领导下,履行法定职责,积极科学探索,以实际行动和成效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