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防震减灾要闻 >> 正文

不断从初心中汲取砥砺前行的力量 ——一论地震系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发布时间:2019-07-01 15:51:21  作者:本站编辑  来源:本站原创   

  5月31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会议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并发表重要讲话,深刻阐释了开展主题教育的重大意义、目标要求和重点措施,对全党开展主题教育作了总动员、总部署。中国地震局党组高度重视,以强烈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按照应急管理部党组统一部署,迅速组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中央要求,具体落实主题教育工作。

  对于共产党人,不能忘记“我是谁、为了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不能忘记党长期执政最可靠的阶级基础和群众根基,不能忘了崇高的建党初心和执政使命。对于地震工作者,我们也要常问“我是谁、为了谁”,常问防震减灾工作“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常问党和人民赋予我们怎样的职责和使命。

  重温初心——减轻地震灾害风险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从成立中国共产党到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再到改革开放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共产主义而奋斗,一脉相承、一以贯之,这是党的初心所系、使命所在。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前赴后继、英勇奋斗的根本动力。”

  新中国成立以来,面对频发的地震灾害,党中央以人民为中心,带领全党全国人民发挥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国家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同心协力、众志成城,防患于未然、救民于危难,战胜一个个重大地震灾害,夺取了一次次抗震救灾斗争的伟大胜利,谱写了一曲曲感天动地的英雄壮歌。

  邢台地震后,周恩来总理亲赴灾区全面部署和直接指挥抗震救灾工作,在地震现场提出了“自力更生,奋发图强,重建家园,发展生产”的抗震救灾工作方针,作出了向地震预报进军的指示。在周总理的亲切关怀下,以李四光先生为代表的老一辈科技工作者以对国家、对人民安全的高度负责精神,利用土洋结合的简陋仪器设备,边观测、边研究、边预报,探索了独具特色的长、中、短、临相结合的地震预报思路和方法,并对1975年2月辽宁海城7.3级地震做出短临预报,取得公认的减灾实效。

  郑国光同志在中国地震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专题学习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初心和使命从来都不遥远,更不是抽象空洞的,它是体现在不同岗位不同群体坚定的信念里和具体的奋斗中的。具体到我们的工作,地震人的初心,就是为人民谋幸福,谋安全,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地震人的使命,就是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提供强有力的地震安全保障。”

  事实上,一代代地震工作者薪火相传,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始终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在地震监测预报、震灾预防、应急救援、恢复重建等工作中始终不渝地履职尽责。在多次惨痛地震灾害教训面前,在抗震救灾的危难面前,在攻坚克难的成败面前,在社会舆论的压力面前,始终是中国共产党人理想信念的坚定者、为人民服务的实践者、事业发展的传承者,始终坚守最大限度减轻地震灾害风险、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

  感悟初心——增强走好新时代防震减灾长征路的自信

  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今天,防震减灾工作的接力棒传到了我们手中,我们继承老一辈地震工作者的事业和精神,进行今天的奋斗,开辟明天的道路,必须坚定清醒,决不懈怠,感悟初心,自信有为。

  感悟初心要进行理论大学习。要推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防灾减灾救灾重要论述往深里走、往心里走、往实里走;做到学深悟透、真学真信,确保“理论学习有收获”。

  感悟初心要传承红色基因。2019年5月江西考察时,习近平总书记在红军长征出发地于都,追忆峥嵘岁月、缅怀革命先烈,强调要继续高举革命的旗帜,弘扬伟大的长征精神,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奋勇前进。我们要传承红色基因,继承先烈遗志,从革命传统中汲取继续前进的精神滋养,我们要任劳任怨、知难而进、坚守奉献,以“功成不必在我,但功成必须有我”宽广胸襟,不惧坎坷勇向前,用决心和毅力创造防震减灾工作新的更大奇迹。

  感悟初心要发挥先进典型示范引领作用。我们有几十年如一日扎根边远台站,尽职尽责保护监测仪器安全,保障监测数据传输,用平凡坚守为人民的安宁站岗放哨的台站工作者;我们有无论白天黑夜,兢兢业业地观测地壳活动,随时准备处理地震警报的地震监测值班人员;我们有在野外进行台网维护、地震地质勘查、科学探测试验的同志,他们战严寒,斗酷暑,不分昼夜,废寝忘食,不管是山路崎岖,还是海浪颠簸,都坚决克服困难,圆满完成任务。学有榜样、行有方向,这些先进典型和基层模范是我们感悟初心,奋力进取的榜样。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在各地党委、政府重视和支持下,在一代代地震工作者不断探索和艰苦努力下,我国防震减灾事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在曲折的道路上不断发展壮大,取得了长足进步。防震减灾理念更加清晰,防震减灾治理体系不断完善,地震风险防范能力显著增强,地震监测预测能力得到加强,科技支撑引领能力快速提高。几代地震人为保障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但是,当前我国地震灾害风险防范的理念还没有完全建立,地震灾害风险治理的业务基础能力依然薄弱,防震减灾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融合还不够,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依然存在。我们这一代地震工作者,就是要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时代主题下,感悟初心,砥砺前行,不断增强做好防震减灾工作的自信,奋力走好新时代的防震减灾工作长征路。

  践行初心——肩负起防震减灾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责任

  回望起点,是为了更好地展望未来;不忘初心,方能践行初心,砥砺作为。

  郑国光同志在中国地震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专题学习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只要能够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真正解决广大人民群众关心的防震减灾难题,真正解决广大干部职工关心期盼的问题,就能使广大干部职工拥护改革、支持改革、参与改革、推动改革,就能激发广大干部职工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以百姓心为心,是党的初心,也体现着我们党的恒心。随着主题教育的深入开展,地震系统广大党员干部必将经历思想的再洗礼、初心的再觉醒、使命的再升华,凝聚成推进新时代防震减灾现代化建设的合力。

  近年来,地震系统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新发展理念,先后出台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防灾减灾救灾重要论述、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地震科技创新、加快地震人才发展、构建风清气正良好政治生态、加强法治建设、推进事业现代化等重要指导意见,推出一系列标志性、支柱性的改革发展举措,把总书记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落实到防震减灾工作之中,极大增强了全系统推进事业发展的方向感和凝聚力,开创了防震减灾事业发展的新局面。

  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进入新时代,党的十九大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明确了到本世纪中叶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安排。新时代赋予新使命,新征程呼唤新作为。中国地震局党组审时度势,提出大力推进新时代防震减灾事业现代化建设,这是地震系统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必然要求,是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保障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要求,是践行地震人初心使命、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必然要求。

  践行初心,就要结合本地区本单位实际,肩负起防震减灾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责任,在推进新时代防震减灾现代化建设中形成生动实践、开创新的局面,做到一心为民践宗旨,不断满足人民对包括地震安全在内的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作为地震工作者,我们有过邢台地震灾害的警醒,有过海城地震预报的成功,也经历了唐山大地震、汶川特大地震的重大挫折。来路不能说不艰辛不曲折,但为了国家发展,为了人民安宁,这些艰辛和挫折都没能阻止广大地震工作者知难而进、百折不挠的探索脚步。“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广大地震工作者要在重温初心、感悟初心、践行初心中继往开来,不负时代,肩负起历史赋予我们的新时代防震减灾事业现代化建设责任,努力实现新时代防震减灾事业现代化建设目标,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贡献应有的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