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信息公开 >> 政府信息公开 >> 信息公开目录 >> 正文

关于印发《甘肃省2016年防震减灾宣传教育工作方案》的通知

发布时间:2016-05-19 10:47:32  作者:本站编辑  来源:本站原创   

关于印发《甘肃省2016年防震减灾宣传教育工作方案》的通知

 

 

各市州党委宣传部、地震局,省直各有关部门,省属各新闻单位:

现将《甘肃省2016年防震减灾宣传教育工作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中共甘肃省委宣传部        甘肃省地震局

                    2016年3月21日

甘肃省2016年防震减灾宣传教育工作方案

 

防震减灾事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是重要的基础性、公益性事业。2016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加强防震减灾社会宣教工作,对于落实防震减灾“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全面推进防震减灾融合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关于做好防震减灾工作的重要指示和《关于进一步加强防震减灾宣传教育工作的意见》(甘政办发〔2012〕94号)、中国地震局《关于印发2016年防震减灾宣传工作要点的通知》(中震办发〔2016〕12号)和《关于印发2016年防震减灾宣传工作要点的通知》(中震函〔2016〕44号)的部署和要求,结合我省实际,特制定以下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全面落实国务院防震减灾工作部署和甘肃省防震减灾领导小组工作会议的安排部署,以“创新驱动、搭建平台、提高素质”为主题,坚持“主动、稳妥、科学、有效”的宣传工作方针,借助“关爱生命、预防灾害”科普公益宣传活动,充分引入社会资源,加强宣传主题策划,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加大宣传力度和广度,通过开展“七进”(进学校、进社区、进农村、进机关、进企业、进家庭、进部队)活动,弘扬防震减灾文化,普及防震减灾知识,注重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满足社会公众对防震减灾信息的需求,提高全社会应对地震灾害的综合能力,为防震减灾事业发展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和良好舆论环境。

二、宣传重点

1.大力宣传防震减灾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围绕多震灾省情,宣传党和国家有关防震减灾的方针、决策部署和工作措施,以地震监测设施和观测环境保护、抗震设防要求管理等为重点内容,引导公众依法参与防震减灾工作。深入解读防震减灾法律法规,宣传报道各地推进防震减灾依法行政、落实各项重要政策、改革措施的新成果、新经验。

2.大力开展灾害防御和救助知识宣传教育。在主动宣传、正面引导的基础之上,重点宣传地震科普知识、避险与疏散常识、自救互救、医疗救护、卫生防疫、次生灾害防控、心理疏导等知识,强化地震高风险区、农村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教育。

3.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地震应急演练。围绕增强地震应急救援能力,增强公众地震应急避险能力,宣传地震应急救援在减轻地震灾害损失和人员伤亡中的重要作用,组织开展人员疏散演练、自救互救演练、医疗急救演练、防止次生灾害演练等,检验应急预案的可操作性,切实提高地震应急反应能力。

4.加强联动,强化突发事件应急宣传。遵循“属地为主、分级分类、口径一致、信息共享”的原则,积极利用微信、微博、互联网等新媒体平台开展全方位的信息发布与推送,持续做好震情、灾情动态信息发布。第一时间传递权威信息,回应关切、解释疑惑,主动引导舆论。加强社会关注的热点、敏感问题的沟通,确保关键信息一致。

5.强化新闻宣传导向,提升新闻宣传实效。深化媒体融合报道机制,适应网络时代传播特点,认真谋划宣传重点,提升地震新闻宣传的传播力、影响力和公信力,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加强新闻宣传队伍建设,完善信息发布工作机制,落实信息发布责任制,严格发布程序,规范发布内容,提升新闻宣传能力和水平。

三、任务安排

(一)进一步扩大防震减灾宣传教育的覆盖面

1.利用党校、行政学院等平台,加强防震减灾宣传教育培训各级党校、行政学院要会同地震部门,以领导干部和管理人员、政府相关部门、单位和企业等为重点对象,以规范政府部门行政管理、提高应急指挥能力为重点,把防震减灾知识宣传教育纳入主体班次培训内容,每学期至少组织1次防震减灾法律法规和科普知识专场培训。

2.以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为教育基地,全面推进防震减灾科普教育“进学校”活动。教育部门要把防震避震、自救互救知识纳入中小学校、幼儿园课堂教育,与中小学生素质教育相互融合,每学年安排不少于8个课时的防震减灾相关课程和2次应急避险演练(避震、疏散、自救互救),定期组织开展应急避险演练。

3.以提升农村民房抗震能力为目标,深化防震减灾科普知识“进农村”活动。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对我省防灾减灾工作提出的具体要求,以“精准防灾”达到“精准扶贫”,通过科技活动周、“三下乡”、“关爱生命、预防灾害”等活动,采取播放科教片、赠发宣传资料、粘贴挂图、免费提供农村抗震农居建设图集等多种形式,向农民普及宣传防震减灾知识和民房抗震技术。各级地震部门要会同人社、建设、科技等部门针对农村工匠开展抗震技术技能培训,每年举办农居抗震技术培训班1-2期。

4.以满足家庭自助知识和技能为重点,深入开展防震减灾知识“进家庭”活动。各级地震部门要以唐山地震40周年为契机,组织开展以家庭为单位的防震减灾科普知识竞赛活动,使居民家庭掌握防震减灾基本知识和救助技能,为家庭提供丰富多彩的地震科普服务,引导家庭自备“防灾应急箱”,提高地震的自防、自救、互救能力。

5.强化多部门合作,开展各类地震科普主题活动。各级地震部门要继续加强与教育、科技、广电、科协、民委、残联等部门合作,将防震减灾社会宣教工作纳入安全教育的常态化内容,将知识的传播与安全演练相结合,充分发挥科普馆、青少年活动中心、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示范学校、地震台站等宣传阵地的作用。组织开展第五届“平安中国”防灾宣导系列公益活动,积极开展共建“互联网+平安中国”、“平安中国”防灾宣导千城大行动、“平安中国·万里长城防灾行”等一系列重点宣传活动,巩固和发展“政府搭台、部门联动、企业唱戏、社会参与”的工作新格局。

6.以拓宽少数民族地区防震减灾科普工作渠道为目的,开展防震减灾科普知识“进寺院”活动。全面贯彻中国地震局、国家民委和中国科协《关于加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防震减灾科普工作的若干意见》(中震防发〔2015〕61号)文件精神,建立完善少数民族地区防震减灾科普体系和工作机制,有效整合防震减灾科普资源与传播渠道,培育和创新品牌防震减灾科普活动,注重将防震减灾科普与少数民族传统节日、各类纪念活动相结合,充分运用民族语言文字,体现民族特色和地域文化,增强科普宣传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提升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防震减灾意识和科学素质水平,全面推动防震减灾科普工作发展。

7.以增强部队地震抢险救灾能力为目标,深入开展防震减灾知识宣传“进部队”活动。各级地震部门要积极探讨和开展防震减灾为国防建设服务,完善工作制度。采取专家讲座的形式,对部队官兵特别是武警甘肃省总队、省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省消防总队及省东部和西部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开展有针对性的地震科普知识与应急救援能力的培训,全方位提高部队地震救援理念和抢险救灾能力,确保部队官兵关键时刻拉得出、上得去、救得了。

(二)进一步推进防震减灾宣传教育阵地建设

1.加强示范试点创建工作。地震部门会同民政、教育等有关部门,在全省开展地震安全示范社区和示范学校建设活动,力争每个市州创建地震安全示范社区1—2个,每个县区创建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或示范基地至少1个,争取年内再创省级地震安全示范社区5—6个,国家级地震安全示范社区3—4个。省级防震减灾科普教育示范学校至少10—15个,省级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2个。积极推进白银市、金昌市、靖远县、灵台县等防震减灾示范城市、县区的创建工作,探索总结多震省防震减灾示范试点创建的标准和模式。

2.规范防震减灾社会宣教基地建设。要积极推动各地防震减灾科普基地、科普场馆建设。与当地教育、科技、科协等部门积极沟通合作成立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联盟,使科普教育基地联盟成为各级党政干部教育基地、中小学生素质教育实践基地,走规范、统一、互动的融合发展道路。进一步提高基地建设、管理、运维水平,增强公众的应急避险、自救互救技能。引入社会资源,依靠科技创新,打造一批科技含量高、互动体验性强、防震减灾科普教育意义深刻的防震减灾社会宣教基地。

3.充分运用各类媒体开展防震减灾宣传教育。门户网站和微博、微信是宣传的重要平台,将防震减灾知识宣传和地震信息发布作为主要内容,加大信息公开、在线服务和交流互动力度。特别是在“5.12”防灾减灾日、“7.28”唐山地震纪念日、“12.4”宪法日等重点宣传时段,切实加大与媒体沟通联络力度,注重政务性、可视性和科普性。多渠道、多层次、多角度地宣传公众关注的防震减灾知识。

4.适时组织开展地震救援能力培训。以增强防震减灾工作综合能力和地震抢险救灾能力、提升救援专业化水平为目的,依托兰州国家搜寻与救护基地培训平台,采取专家讲座、现场观摩、实战演练等形式,组织开展市县防震减灾工作和地震应急救援技术培训,全方位提高市县防震减灾工作综合能力、地震应急救援理念和抢险救灾能力。

5.繁荣防震减灾科普作品创作。要进一步引入社会资源,注重与传统媒体、新媒体之间的沟通合作,加大防震减灾社会宣教作品创作与推广力度。完善科普作品体系和创作队伍建设,创新防震减灾科普作品形式和内容,创作一批公众喜闻乐见的科普宣教作品,不断满足广大公众对防震减灾科普知识的需求。

(三)抓好重点时段防震减灾宣传教育活动

1.开展大型科普主题宣传教育活动。今年是唐山地震40周年和邢台地震50周年,是新一代地震区划图正式实施之年,要把握这一重要契机,由省、市、县三级地震部门牵头,组织开展大型宣传活动,扩大防震减灾科普宣传的深度和广度,增强广大公众对防震减灾事业的认同和共鸣。同时,积极利用全国中小学安全教育日(3月25日)、国家防灾减灾日(5月12日)、全国科普日(9月14日)等重要时段,地震部门要协调教育、科协等部门,做好防震减灾科普宣传。

2.适时开展大型地震应急避险演练活动。省防震减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在“5.12”前后组织开展1次专项抗震救灾演练和省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先遣队、省地震现场工作队的拉动演练。地震、教育、民政等部门要加强校园和社区地震安全演练督促指导工作。

四、工作要求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要切实提高思想认识,加强对宣传教育工作的组织领导,加强宣传、民政、教育、地震、新闻出版广电、科协等部门共同参与的工作协调机制,充分引入社会资源,深化部门合作,持续推进防震减灾融合式发展,将防震减灾宣传教育合作机制常态化。

2.设立专项,保障经费。要将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工作经费纳入预算,加大政策倾斜和经费投入力度,保证常态防震减灾宣传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和特殊时段宣传教育活动的经费需求,全力保障防震减灾宣传教育工作的持续有效开展。

3.明确责任,加大力度。各级宣传部门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加强主题策划,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经常化的防震减灾公益宣传,提升主流媒体地震突发事件报道的快速反应能力,宣传报道防震减灾工作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民生的积极努力,扩大防震减灾科普宣传的深度与广度。各级广电和地震部门要制定形式多样、内容突出的防震减灾公益广告宣传计划,合理安排时间和频道,满足公众实际需求。各级教育和地震部门要监督健全中小学校防震减灾宣传教育机制,推进科普示范基地建设,加强地震应急演练,提高宣传教育实效和水平。各级科协组织要在科技馆规划建设中设立地震科技科普展区,完善图片、视频和实物模型,推进防震减灾科普工作与全民科学素质提升工程融合式发展。省政府新闻办、省地震局要加强地震舆情监控,建立应对地震谣传、误传的工作机制,及时澄清不实报道和传闻,维护社会稳定。




  甘肃省地震局办公室                        2016年3月21日印发


                                            共印发80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