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甘肃地震监测站 >> 兰州地震监测中心站 >> 台站观测系统



      一、 观测项目
      兰州观象台主要观测手段除测震、地电、地磁、地形变、地下流体、重力等传统学科外,还包括了热红外、沙层应变、流动地磁、GPS方位角测量等新型特色观测手段。
      1.测震观测
      兰州测震台是国家基本台,建成于1954年,当时位于兰州市翠英门兰州大学旧址(现兰大二院)内,安装有小51型地震计。1957年在兰州市盐场堡刘家坪建成新台,改称中国科学院兰州地球物理观象台,简称兰州观象台,是我国为了迎接1957年“国际地球物理年”建立起来的第一批8个综合性地球物理观测台之一。台址由中国著名地震学家李善邦和前苏联著名地震学家果尔什科夫和基尔诺斯选定。
      兰州数字测震台是我国直接给美国国家地震情报中心(NEIC)提供地震资料的四个台之一,是我国三十六个大震速报台之一,是国家一百四十七个基本台站之一,国家野外地球物理台站之一,联合国禁核组织全球监视系统50个测震台站之一。兰州测震台已经建设成为监测、预报、科研“三结合”的重点台站。兰州测震台采用了科学的管理制度和先进的技术措施,连续二十七年在全国资料质量评比中名列前茅。
      仪器经过了从模拟到数字的发展过程,目前记录地震计为武汉力泉测震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地震计。
      现从事测震工作人员5人,其中高级工程师3人,工程师2人。承担数字仪器运行维护、日常地震资料分析、资料存档等任务。获得中国地震局防震减灾优秀成果4项,甘肃省防震减灾优秀成果1项,连续多年被评为“甘肃省地震局”地震监测先进集体。
      2.地磁观测
      兰州地磁台是中国在1956年为了迎接国际地球物理年开建的地磁老八台之一。台站土建完成后架设了一套仿拉苛磁变仪连续相对光记录、原东德产地磁经纬仪和国产核旋绝对观测仪。1959年开始产出正式的地磁资料,1979年开始参加国际地磁资料交换,1981年被国际地磁出版机构列为全球主要地磁台。1984年,获得国际地磁与高空物理学会(IAGA)颁发的“国球地球观测百年纪念”银质奖章一枚。 从1996开始,兰州地磁台同法国合作进行地磁观测,2000年法方在兰州架设了磁通门经纬仪和数字化磁通门记录仪。

      1482370899537.jpg

      3.地电观测
      1970年开始地电阻率观测。布设有三道测线,采用对称四极布极方式。目前,观测仪器为数字地电仪。1999年开始进行大地电场观测,采用三角形布极,观测用仪器为数字地电场仪。
      4.形变观测
      形变包括兰州十里店台、白银台、临夏台,均为有人看护无人值守台站。 1970年,第一台金属丝水平摆倾斜仪开始观测,2000年架设了高精度井下竖直摆倾斜仪,经“九五”、“十五”数字化改造后,现有形变仪器9台(套),包括相对重力仪、水平摆倾斜仪、分量钻孔应变仪、水管倾斜仪、竖直摆钻孔倾斜仪和洞体应变仪。
      5.地下流体观测
      兰州观象台有地下水观测网水位、水温观测站(点)3个,地下水化学观测网氡观测兰州十里店气氡观测点1个。
      2007年架设了水位仪,水温仪,气氡仪。水温与水位同井观测。
      6.沙层应变观测
      2008年汶川地震后开始沙层应变观测,观测在外界应力作用于沙层后,在沙层中产生的力链作用,沙层应变观测在某种程度上是模拟地壳应力作用结果的非稳性。
      7 .红外卫星遥感观测
      建成于1999年,接收气象卫星的观测资料,用于研究地震孕育发生过程中震区热红外变化。
      甘肃省地震局张元生研究员等人,利用此系统接收的热红外资料研究发现,2001年11月14日昆仑山口Ms 8.1级、2008年5月12日汶川Ms 8.0级、2013年4月20日芦山Ms 7.0级等地震发生前后,震中区有明显的热红外异常。
      8.中法合作地磁观测( INTERMAGNET )
      从1996开始,兰州地磁台同法国合作进行地磁观测,2000年法方架设了磁通门经纬仪和数字化磁通门记录仪,同年在英国爱丁堡举行的国际地磁年会上被IAGA接纳成为INTERMAGNET成员,成为中国地震局第一个IMO地磁台站。2002年11月在兰州地磁台举行了入网仪式。

      1482372018261.jpg


      9.流动地磁观测
      甘肃省地震局兰州观象台流动地磁测量队目前拥有专业的地磁观测仪器:质子旋进磁力仪8台、磁通门经纬仪4套、差分GPS 7台、野外测量辅助设备5套,满足3个野外流动地磁观测组同时开展工作。共承担着6个省区,209个三分量地磁测点的观测任务。 从2002年度起承担科技部基础平台建设项目“2005.0中国地磁图编制”;2004年度参与国务院“420专项”的子专题—中国近邻海域磁偏角模型与军事应用研究;2008年度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2010.0年代中国地磁图编制;2009年-2014年地震行业专项连续六期的南北带流动地磁三分量野外数据测量和模型计算工作;2013年度地震行业专项-流动地磁测量基本技术要求和标准研究。获得了《2005.0中国地磁图》、《2005.0中国近邻海域地磁图》、《2010.0中国地磁图》、《2010.0中国近邻海域地磁图》、2009-2014年各年度“南北地震带流动地磁监测分析报告”等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