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队简介:
联合遥感、工程振动、模型反演等多种手段,开展地震灾害识别技术研究。主要研究方向包括:
1.基于雷达遥感技术的震害识别研究,提出新方法以丰富雷达数据相位信息和幅度信息的应用,发展基于雷达数据的建筑物震害信息提取方法。提出灾区建筑物提取方法以及建筑物震害识别方法,能够减少数据量,使数据获取有保障,简化识别方法并提高识别精度。
2. 热红外遥感技术应用于地震预测研究,应用中国静止轨道气象卫星(风云二号和风云四号)热红外资料、小波变换和相对功率谱方法处理获得带有优势频率和幅值的时频空间数据,同时利用时频图法进行全时空和全频段扫描,提取地震热辐射异常时空信息。
3.地面热红外辐射信息和空间电离层扰动信息的相关性研究。结合热红外遥感和空间电离层两个领域,研究地面和空间电离层的相关性。
4. 在模型的应用领域方面,如波动方程对地震波的模拟以及在地震学分析领域应用较少,模拟其成像机理对于分析地层结构和发震位置已经进行危险性评估具有重要意义。NS流体模型在之前也较少应用于滑坡泥石流,尤其对于西部黄土高原地区。地震波加载过程中的岩石块体模型在实际的滑坡危险性评价中也很少应用,而岩石滑坡在地震波影响下的危险性更加具有不确定性。
主要科研成果:
1. 研究了极化SAR中的建筑物识别方法,建立了交叉再分类方法。
2. 开展了极化SAR中倒塌建筑的识别研究,提出了归一化二面角分量差、相对贡献变化率等多个新的极化特征参数。
3. 建立了能够在极化SAR数据中识别震区五种建筑的极化特征参数组。
4. 研究了极化SAR数据中的纹理特征融合方法,建立了基于精度加权的多特征融合方法。
5. 研究了强震前的热红外异常,并追踪到可量化异常。
6. 研究了尼泊尔8.1级地震卫星热红外异常现象,形成EI论文,发表在《地学前缘》。
7. 研究了红外遥感资料的断层活动变化特征,并正对岷县—漳县 6.6 级地震构建了适合的模型,进行分析。
8. 研究了低频事件全球分布特征,并将分析结果形成论文发表在《地球物理学进展》。
9. 研究了低粘度黄土的液化和微观结构,并建立微观模型,在兰州黄土地区进行了应用。
10. 开展了黄土土层微观差异及动力学指标研究,建立了指标模型,应用到临洮地区,修正了动力学参数。
主要奖项与荣誉:
1. 2020年,甘肃省地震局防震减灾成果奖,二等奖。
2. 2015年,中科院寒旱所第四届博士学术论坛,三等奖。
3. 2015年度全国地震监测预报质量评比“甘肃局区域前兆台网产出与应用”第三名。
4. 2015年度全国地震监测预报质量评比“天水台地电阻率观测”第三名。
5. 2015年度全国地震监测预报质量评比“平凉台地电场观测”第二名。
6. 2015年度全国地震监测预报质量评比“嘉峪关GNSS基准站信道节点”第三名。
7. 2014年度全国地震监测预报质量评比“山丹台地电场观测”第三名。
8. 2014年度全国地震监测预报质量评比“瓜州台地电场观测”第二名。
9. 2014年度全国地震监测预报质量评比“天水台地电阻率观测”第二名。
10. 2014年度全国地震监测预报质量评比“平凉台地电场观测”第三名。
11. 2014年度全国地震监测预报质量评比“甘肃局陆态网络基准站信道节点”第三名。
12. 2013年度全国地震监测预报质量评比“甘肃局陆态网络基准站信道节点”第二名。
13. 2012年度全国地震监测预报质量评比“甘肃局地震前兆台网技术管理”第三名。
团队学术带头人:翟玮
办公电话:0931-8273050
邮箱: zhaiw@gsdzj.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