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公共服务 >> 正文

甘肃省地震局领军人才简介 - 刘兴旺

发布时间:2020-12-21 15:40:16  作者:本站编辑  来源:本站原创   

简介

刘兴旺,博士,副研究员, 2007年于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获得构造地质学硕士学位,2017兰州大学获得第四纪地质学博士学位,20181月至20191月牛津大学地球科学系访问学者。200707月于甘肃省地震局参加工作,201411月任副研究员,2015年获硕士研究生导师资格。

读研和参加工作以来主持和参加了十余个国家级和省部级项目,包括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国地震局行业专项和青藏高原第二次考学考察等。研究内容主要包括新生代构造、活动构造及其应用、构造地貌等。同时,参加了青海玉树、甘肃岷漳、四川九寨沟等地震科考工作。发表专著1本、论文70余篇,其中被SCI检索10篇,EI检索8篇;获得中国地震局防震减灾成果二等奖2项、甘肃省地震局防震减灾成果一等奖3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2项;2012年获甘肃省地质学会第九届青年地质科技奖。2019年入选中国地震局“青藏块体东北缘活动构造与大震机理研究”创新团队,2019年入选中国地震局防震系统骨干人才,是中国地震学会青年科技工作委员会委员、为多个国内术期刊审稿。

研究方向

1)活动构造及其应用:依托活动构造鉴定技术,通过高分辨率遥感解译、地质地貌调查,结合地貌测量、探槽研究与测年技术等,获取活动断裂地表的准确位置、空间展布、晚第四纪活动性及其活动速率、古地震期次及复发周期、最新一次地震离逝时间、一次地震的同震位移量及其同震地表错动带宽度等定量参数,综合分析断裂晚第四纪构造活动特征、发震构造类型及未来大震危险段落、震级和发震危险程度等,为中长期地震预测、震灾防御、地震科研及工程应用等提供参考依据。

2)城市活断层探测:依托活断层探测国家标准,对目标城市开展活断层探测及地震危险性评价工作,利用活动构造研究、物探、钻探等多种方法对城市目标区出露或隐伏的断裂开展综合研究,确定断裂的准确位置及活动参数,并对其开展危险性评价,为城市规划和震灾预防提供科学依据。

3)构造地貌学及第四纪年代学:利用构造地貌分析方法探讨山脉、水系发育特征与活动构造长期活动之间的联系,探讨构造活动对地貌发育的影响及控制作用。开展与活动构造相关的第四纪年代学测试方法的研究,为定量获得活动断裂各参数选择合理而准确的测年方法。

承担主要科研项目情况

1)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鄂尔多斯活动地块边界带地震动力学模型与强震危险性研究”(2017YFC1500100)子专题负责人,经费:135万,项目名称:块体边界断裂带强震破裂特征和古地震复发行为研究。起止年月:20181月 – 202212月。

2)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专项(2019IESLZ01)项目负责人,经费:19.7万元,项目名称:敦煌鸣沙山断裂新活动特征研究。起止年月:20191月 – 202112月。

3)甘肃省发改委岷县漳县地震灾后恢复重建项目负责人,经费:260万元,项目名称:岷县活断层探测及地震危险性评价。起止年月:20151月 – 201712月。

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41402186)项目负责人,经费:24万元,项目名称:构造-气候共同作用下酒西盆地晚第四纪构造地貌演化过程。起止年月:20151月 – 201712月。

5)中国地震局行业专项(201408023)项目专题负责人,经费:83万元,项目名称:三危山断裂1:5万活动断层填图。起止年月:20141月 – 201612月。

6)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专项(IGCEA1220)子项目负责人,经费30万元,项目名称:六盘山断裂带晚第四纪活动特征及鄂尔多斯西缘历史大震考证。起止年月:20121月 – 201612月。

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41602225)项目参加人,经费18万元,项目名称:金塔南山东端近NS向伸展构造的晚第四纪活动特征及其形成机制。起止年月:20171-201912月。

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41802228)项目参加人,经费24万元,项目名称:党河南山北缘断裂晚第四纪活动特征及其在区域构造转换中的意义。起止年月:20181月 – 202012月。

9)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2019QZKK0901)项目参加人,经费:153万元,起止年月:20201月 – 202412月。

主要论著

[1]  Liu Xingwang, Yuan Daoyang, Su Qi, Zhang Bo. Late Quaternary tectonic activity and slip rate of two active faults in the western Hexi Corridor, NW China. Journal of Earth Science. 2020DOI: 10.1007/s12583-020-1287-9 (SCI)

[2]   Liu Xingwang, Yuan Daoyang, Su Qi . Late Pleistocene slip rate on a blind thrust in the western Qilian Shan, NW China. Geomorphology. 2019, 345. (SCI)

[3]  Liu Xingwang, Yuan Daoyang, Zheng WenjunShao yanxiuLiu BingxuGao Xiaodong . Holocene slip rate of the frontal thrust in the western Qilian Shan, NE Tibetan Plateau. Geophysical Journal international. 2019, 2192):853865. (SCI)

[4]  Liu Xingwang, Yuan Daoyang, Su Qi . Late Pleistocene slip rate of the thrust fault in west Hexi Corridor, northern Qilian Shan, China. Terra Nova. 2017294):238-244. (SCI, EI)

[5]  刘兴旺,袁道阳,雷中生,邵延秀. 甘肃酒西盆地发现地震地表破裂带,地震地质, 2016,38(3):605-616. (EI)

[6]   刘兴旺,袁道阳,邹小波,柳煜. 青藏高原北缘三危山断裂晚更新世活动特征,地震地质,2018,40(1):121-132. (EI)

[7]   高泽民,刘兴旺*,邵延秀,谢虹. 河套盆地北缘大青山地区构造地貌特征,地震地质,2019,41(6):1317-1332. (EI)

[8]  Zheng Wenjun, Zhang Huiping, Peter Molnar, Zhang Peizhen, Liu Xingwang , Yuan Daoyang.2013. Late Quaternary slip rates of the thrust faults in western Hexi Corridor (Northern Qilian Shan, China) estimated with 10 Be dates. Geosphere. April 2013v.9no.2342-354. (SCI)

[9]  郑文俊,张竹琪,张培震,刘兴旺,郭晓,庞建章, 葛伟鹏,俞晶星,1954 年山丹7¼级地震的孕震构造和发震机制探讨。地球物理学报,2013563:916-928. (SCI).

[10] 郑文俊,闵伟,何文贵,任治坤,刘兴旺,王爱国,许冲,李峰. 甘东南地区构造活动特征—兼论岷县漳县Ms6.6级地震孕震机制,地球物理学报, 2013.56(12):4058-4071 (SCI, ).

[11]  Shi ZhigangYuan DaoyangHe WenguiLiu XingwangWang Jun.Recent Activity of the Badu-Longwei Segment, Guguan-Xiangong Fault in Southern Liupanshan, Constrained by Rhythmic Sediment Lithology and Geomorphic CharacteristicsACTA GEOLOGICA SINICA201589 4):1165–1175 (SCI)

[12]  Zheng Wenjun, Liu Xingwang , Yu JingxingYuan Daoyang, Zhang Peizhen,. Geometry and late Pleistocene slip rates of the Liangdang-Jiangluo Fault in the western Qinling Mountains, NW China2016,Tectonphysics (SCI).

主要奖项及荣誉

2012年,甘肃省地质学会第九届青年地质科技奖

2014年中国地震局防震减灾科技成果二等奖,青海湖邻近地区晚新生代构造变形与盆地演化研究及其应用,排名6.

2016年中国地震局防震减灾科技成果二等奖,祁连山中西部活动断裂特征与构造转换,排名2.

2019年,中国地震局“青藏块体东北缘活动构造与大震机理研究”创新团队

2019年,中国地震局骨干人才

2019年,甘肃省地震局领军人才

联系方式:

位:中国地震局兰州岩土地震研究所

址:兰州市东岗西路450号 邮 编:730000

话:0931-8272112

E-mail[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