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防震减灾要闻 >> 正文

抢抓机遇谋发展 奋楫扬帆促改革——合肥地震监测中心站改革情况介绍

发布时间:2021-11-17 16:25:15  作者:本站编辑  来源:本站原创   

推进地震台站改革是中国地震局党组作出的重要部署。在安徽省地震局党组正确领导下,合肥地震监测中心站坚持以创新发展为动力,以提质增效为目标,以“三定”职能为抓手,积极稳妥推进台站改革走深走实。

  合肥地震监测中心站位于安徽省合肥市肥西县,2021年9月正式挂牌,是国家级基本台、大震速报台,下辖大蜀山、庐江、合肥形变三个一般站,承担合肥、滁州、马鞍山、芜湖四市的地震监测运维、震灾风险防治、地震应急响应和防震减灾科普等任务。

  聚焦机构组织,建好改革发展“主阵地”

  规范机构设置,全站编制22人,配备站长、副站长各1人,设置综合室、业务室、运维室、地下流体研究室等4个内设机构,细化各室职责和人员安排。稳步推进人员集中,按照“先开展工作,再逐步集中”原则,全站人员“分工不分家”,共同承担工作任务,保障改革有力推进。规范组织设置,将一般站的在职党员组织关系转接至中心站支部,强化基层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多次荣获省直机关“工人先锋号”“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今年又添“省青年文明号”殊荣。

  聚焦核心职能,投身业务转型“主战场”

  注重业务学习实践,积极参加省地震局学科观测技术、仪器运维、震情会商等交流培训,主动投入省地震局设备巡检、流动台架设、异常核实等现场工作,为担起职能做好准备。开展业务体系建设,挑选业务骨干参加“安徽省地震监测中心站监测预报业务体系建设工作”,承担多项制度编写,为搭建我省中心站业务架构献策出力。承担现场运维任务,以干代训,边学边干,多次派员赴辖区内站点处置故障、开展巡检,对接市县地震部门,为承接辖区运维任务夯实基础。做好辖区震情跟踪,编撰地震趋势会商报告,及时核实多起异常,并在全省年度会商和省台例行会商中作专题汇报。

  聚焦监测科研,开动科技推动“主引擎”

  监测质量优异,近年获全国资料质量评估前三等次近20项、省地震局评比前三名30余项,多次获省局“防震减灾优秀成果奖”。科研成绩突出,承担科研课题百余项,发表科研论文70余篇、软件著作权近10项;2021年承担中国地震局“三结合”课题1项、蒙城野外站开放基金1项、安徽省地震局地震科研基金和青年基金各2项;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6篇;发表软件著作权5项。成果应用广泛,开发水准数据处理、地下流体波形监测分析系统等多种软件程序,应用到省内多个台站,提高了监测数据处理效率和水平。

  聚焦特色平台,打造交流合作“主窗口”

  成立“郯庐断裂带中南段重点研究室”“安徽省地震科技创新中心”,开展科技合作、学术交流,继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光纤地震观测系统”落户并取得初步成果后,该校“全天空雷达”“气辉观测”等项目也达成合作意向,形成“站院合作”良好效应。建成“中国地震局测汞仪比测基地”,开展新型脱气装置研发测试工作,实现从实验探索向产出应用的转变。挂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野外实习基地”,建立“安徽省地震监测技术科普馆”,承接高校实践教学和外界参观活动,打造“站院交流”常规项目,提升对外展示“窗口效应”,受到来站人员一致好评。